目录
文艺评论
反成长小说视角下拜厄特《孩子们的书》中的人物分析安阿标;1-4
《毁灭》中女性的生存困境与自我解放王娜娜;5-7+23
基于关联理论视角的《宠儿》言语讽刺研究张潇艺;8-11
荒诞的世界,自为的人生——《第二十二条军规》之萨特自由观解读韩星鹭;12-14+44
命运的灰色书写:编剧朱天文笔下的人物群像卢武;黄华斌;于钟涵;15-17
论《史记》中的审美意趣任重;18-20
网络语言视角下文学创作的影响研究赵迎希;21-23
化整为零、零存整取——谈整本书阅读的两种思维周长青;24-26
经典解读
“生成论”境域下马克思哲学中人本质意涵吴凯迪;孙小省;30-33
列宁新经济政策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启示研究郭倩;34-38
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世界公民意识培养的启示杨碧微;39-41
从《家庭、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》看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蔡曼玥;42-44
“朗方规划”的思想路径探析孙蓝波;45-47
语言文字
有关中国日语学习者对日本动漫角色语认识情况的意识调查——以人称代词为例陈玉婷;彭祖桥;48-51
语用视域下称谓语“先生”使用演变研究王迪;52-54
科普书籍翻译特点研究王立洁;55-57
中医含数字方剂在两部词典中的英译对比研究杨丽楠;58-60
跨文化交际之《祝福》的习语翻译策略研究王彬彬;61-62+103
中介语中的“there be”存在句研究杨华;63-65
从动态认知角度对法语未完成过去时多样性的统一解构蔡一升;66-69
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多义动词“かける”的语义扩展机制研究毛蒙佳;张晓朦;70-72
从历史文化角度谈汉语词汇教学策略——以“简单”“符合”为例鲁继如;73-75+90
文化纵横
历史叙事的微观书写——《入唐求法巡礼行记》之所见“会昌法难”冯浩;高鹏飞;76-78
YouTube中CGTN英文主账号的对外进行汉服文化传播的现象分析杨逸;79-81
纳西族生态观和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契合研究赵亚洲;李丽梅;82-84
文化自信视域下红色文化育人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策略分析王洪林;85-87
管理探索
辅导员视域下高校“三全”协同育人机制研究蔡森;88-90
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分析季小燕;91-92
文化育人视域下“一专多能+学科融合”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林燕;薛靖峰;93-95
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践行高等教育法规新思路张育华;薛祝缘;钱育林;96-97+106
反思性教学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——以X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为例王珏青;98-100
高职院校园林类专业学生劳动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栾玲;冯晴云;沈颖;101-103
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陈翀;郝曼;104-106
思政研究
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其对策研究赵军军;朱晓慧;107-109
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创新研究庞哲;110-112
校园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赵晨;113-114+117
志愿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路径研究赵静茹;115-117
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王兵;李守越;蔡彤彤;118-120
新时代学校红色教育的“6+1”育人模式探究王志飞;121-123
“匠心精神”融入服务业路径研究——以“匠心”主线开展服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为例马霞;124-125+149
协同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德育共同体构建的实施路径陈志伟;126-128
饭圈文化背景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胡雪雪;129-131
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探析钱红军;132-134
基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素质培育研究王飞;135-137
教学实践
有关中国教育学本土化研究的发展困境以及突破策略探讨宋佳;138-140
环境设计课堂基于“艺一帮”平台的混合式教学研究欧文雨;李鸿葆;141-143
“高阶思维”理论视域下影视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秦雪影;144-146
英文电影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启示曹亚军;147-149
大学英语写作同伴反馈有效性研究付雅芬;150-152
艺术专业教学与思政元素融通的探索与实践——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为例蔡亚波;153-155
初中音乐唱歌课情境化教学策略乔润欣;156-157
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的策略研究宋以芳;158-160
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创新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杨炎炎;161-162
“课程思政”融入育人培养的教学探索王道累;朱瑞;袁斌霞;韩清鹏;163-164+167
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成效评价三维度——基于学生侧的考查孟媛;165-167
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模式——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吴均颖;168-169+172
高职院校新型活页式教材设计路径探析常东秀;牛青霞;170-172
征稿启事173